留言申请试听免费课程【】人申请
宋樗
鸟语花香的一座城,连竞争都分外“温柔”。
“杭州的培训机构就像饭馆一样…只西湖一个区就有不少于3000家的机构。”在西湖区新星教育校长刘金龙眼里,杭州的教培市场是这样的。
这个评价看似夸张,实则不然。
拱墅区新私塾教育创始人孙立明也印证了这一点:“培训机构挺密集的,尤其是学校周边。”
那么,杭州培训机构这么多的原因是什么?当地的大机构多吗?小机构的发展压力大不大?
下面请坐稳扶好,我们将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杭州。
❑ 资源不均、人口红利带“火”了教培市场
杭州培训机构的多,并非偶然。
根据猎聘网《2017年人岗争夺战及职场流动力大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国主要城市人才净流入率排名中,杭州以11.21%的人才净流入率位居榜首。
人口涌入并不是当代杭州的专利,早在南宋时期,它就迎来过移民潮的高峰期。
根据对自然人口增长率和历史档案的梳理,复旦大学吴松弟估算,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杭州的人口中,北方移民占比72.7%,有17万户左右。
孙立明也曾提到,900多万的杭州人口,能有三分之二以上是外来人口。
大量外来人口的汇入,虽成全了各路文明的交汇融合,为杭州增添魅力,但一定程度上也对当地资源产生了冲击。
譬如教育资源。
根据杭州政府网公布的2016年和2017年《杭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对比两个年份杭州教育资源统计不难发现,学校数量增长率跟不上在校学生人数的增长率,尤其是小学和初中阶段。
其中,小学阶段学校数量增长率是2.5%,学生增长率则是3.2%;初中阶段学生数量增长率约为0.8%,学生增长率却有4.1%。
不仅如此,数据还表明,杭州解决的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子女的数量也呈上升趋势。
位于杭州余杭区良渚街道的小美书院校长胥小白,曾对余杭区的学校和生源进行过调研。
调研显示,良渚街道统计到的小学一年级适龄儿童共计1712人(其中符合条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640人),按每班40人计,入学缺口达24个班,也就相当于有960个学生没有学位。
除了人口流入引起的学位与生源的不平衡之外,杭州十大区的名校资源分配也是如此,犹以西湖区**为优越。
比如,10所重点公办小学中,就有5所在西湖区,分别是保俶塔实验学校、学军小学、求是小学、文三街小学和文一街小学,而民办重点小学也有3所。反观其他九个区,重点公办和民办小学加起来才有9所。
而且,杭州近两年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也在呈上升趋势。
2016年和2017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人口出生率为1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2017年人口出生率为12.5‰,自然增长率为7.4‰。
不断攀升的人口增长率,再加上二胎政策的开放,为培训机构带来更多的机遇。
所以,杭州培训行业火爆的原因也就明了了。
原本的区域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加上不断涌入的人口让教育资源更为失衡,以及人口红利,都为杭州教培的“破竹”赋了能。
❑ “破竹之势”下,本土大机构能否保持本土优势?
在来杭州前,笔者也走访过洛阳等城市。
纵使原因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洛阳和杭州都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这一现象。
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环境下,洛阳孕育了能够与新东方、学而思等这些外来大机构抗衡的本土大机构,比如,彩虹教育、欢乐教育。
那么,距离洛阳1千多公里之外的杭州,本土大机构是不是也能如此“强势”?
答案是否定的。
据刘金龙介绍,杭州本地也有一些比较老牌儿的机构,像2000年建立的飞越教育、2007年成立的纳思教育等…飞越教育在杭州拥有5家直营校区,纳思教育截至目前有5、6家分校。
但跟新东方、学而思这样的外来大机构比起来,还稍显弱势。
“它们2010年前后才进入杭州,但现在分校已经有十几家。”刘金龙估计,“学生数量以万为单位,营收恐怕也有几个亿甚至十几个亿了。”
不仅如此,胥小白还补充道,甚至余杭区的一家本土大机构(这里就不透露名字了)由于师资原因,校区规模一度从17家分校收缩到7家。
为什么杭州的本土大机构没能像西安的彩虹、欢乐教育那样,保持本土优势呢?
这得从杭州的经济说起。
1999年,马云把阿里巴巴设在杭州。
它对杭州经济的带动,**直接的就是税收。
2015年浙江省省长李强曾在对阿里巴巴调研时透露,阿里巴巴平均每天纳税3000多万,对浙江贡献巨大。
阿里巴巴的落户,不仅给杭州带来了**先进的互联网思维,还带动了信息经济的发展。
2014—2015年杭州城市GDP数据显示,科技产业带动力呈上升势头:信息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14年的18%上升到2015年的23%。
不仅如此,杭州在2016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21.18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居副省级以上城市首位,其中信息经济占比达到24%,俨然成为其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而在这之前,杭州属于典型的内生发展型城市,多是像丝绸类驰名商标---万事利、饮料巨头娃哈哈这样的传统行业。
随着经济模式的转变,杭州有了更大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杭州在2017年取得了GDP再次破万亿、全国排名前十的成绩。
经济增速,消费升级,家长对培训机构的需求不再局限在之前的“老师好”上。
“现在的家长面对一年3—5万的教育投资是可以承担的,相对应的,也对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本土大机构的自身服务没能跟上家长逐渐升级的需求。比如,家校互动、黏性等问题。”
比如,上城区的一家机构,到现在还保持着之前的传统,学生有课就来、下课就走,没有任何沟通情感的环节,而且一位在机构辅导近3年的学生家长表示几乎没有收到过学校的电话,每次交学费都是学生传达。
有近10年行业经验的刘金龙分析称,外来大机构有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可复制的师训体系、先进的招生打法,再配以价格战,这些是本土大机构目前无法抗衡的。
❑ 找准差异化道路,“办机构也没那么难,生活还算不错”
下城区光合教育校长王国华保守估算,“在杭州,6000家培训机构总是有的。”
不过,在胥小白的机构里,晚上不排课,也不倡导加班,员工们的幸福感很强。
不是说本土大机构没能保持住本土优势吗?这些中小机构又是怎么生存的,而且还生活的很滋润?
其实,虽然外来大机构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却没有形成垄断局面。
在胥小白看来,杭州的培训市场竞争格局呈分散性。
“大机构加起来的市场份额,估计能占到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刘金龙认为。
的确如此,老家是吉林的孙立明在杭州办机构也有6个年头了,他的感觉是:“办机构可以不断挑战自己,非常好玩儿。 ”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不仅仅是源于好心态。
首先,外来大机构的进入虽然对本土机构产生了冲击,但是,随着它们在本地的不断拓展,逐渐培养了家长的培训意识。
除此之外,还开拓了更多的方向和班型,“以前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培优,现在我不仅明白了,还主要在做这一班型。”孙立明对这一点很有感慨。
其次,各个机构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出路,打差异化。
2002年,随着黄金周出游潮流的兴起,全国各大景区纷纷涨价。
但杭州却反其道而行之,当年10月,西湖拆掉了围墙,取消了门票,成为全国**、也是第一个免门票的5A景区。
而这一举措不仅没让杭城的旅游业亏本,还让西湖周围形成了特色的商业圈,从而“弯道超车”,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经济发展道路。
跟杭州的发展一样,这些培训机构也纷纷趟出了适合自己的路。
来到孙立明的机构,你会发现有语文、数学培优班,唯独没有英语。“之前是有英语科目的,只是后来关掉了。”
他解释,“我们周围有很多家做英语的大机构,而且杭州的英语领域切分比较细,有老牌大机构、在线口语、加盟等,跟他们比我的优势不明显,所以,干脆砍掉。”
还有,虽然机构设有数学科目,但是他绕开了一些大机构“掐尖”、“补差”的学生群体,专门针对中等学生做培优。
余杭区胥小白的新模式,倒与孙立明的有几分相似。
他的机构也没有涉足小升初领域,专心做培优,但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他懂得借势公立校资源。
这个模式大体是机构凭借自己的教学实力,去跟公办校谈合作,把每个班级前几名学生输送到机构来,机构负责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从而提高合作学校在区内*方赛事获奖率以获得荣誉,同时专业培训、规划讲座等帮助更多家长加入理想的中学赢得了口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刚开始,也会有家长疑惑为什么学校要把我的孩子推荐到这个机构来,但是我们用结果说话。慢慢地口碑也就起来了。”
胥小白回忆,“找公办校谈合作是非常难的事情,我当时专门做了一个商业规划书,把每一个环节都抠到**细,并且给每个参会的学校校长、管理层都彩打了一份以示重视。”
以上是招生部分,而在招聘方面,刘金龙则颇有心得。
今年3月14日,刘金龙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新星教育与高校开展深度合作迈向新台阶!进入高校课堂教学,批量培养教育人才。
是的,这就是他的招聘创新之路---走进高校课堂,即开设一门可以修学分的课程,供在校大学生研读。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该批大学生已具备教培从业者的基本素质,继而进入机构进行实习,**后双向选择,决定去留。
总之,孙立明绕开大机构、精准定位中等生,胥小白借势公立资源,以及刘金龙的培养式招聘模式,无不是杀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差异化道路。
**后,除了这些办学创新方法以外,中小机构生活的还算不错,这跟杭州的生活节奏,“温柔”基因有关。
杭州素有“宜居养老城”的美誉,鸟语花香、优美的自然环境,这让生活节奏也慢了下来,有工作也有生活。
迪迪龙三墩校校长王老师说,“在杭州,只要买了房,生活基本就没有多大压力。”
目前,杭州的房价为平均每平米3、4万左右,非主城区也有2万的普通商品房,跟帝都、魔都比起来,踮踮脚还是可以够到的。
总之一句话,本土机构虽然没能享受到太多的主场优势,但是找准差异化道路的机构,在杭州依然可以滋润地生活。
❑ 差异化的背后,也存在着差异化问题
领略了杭州的“慢”和“柔”,反观经济发展,杭州跻身新一线城市,经济发展就像当地出租车司机开车那般风驰电掣。
但,一快一慢之间,也催生了一系列问题:
《2017年杭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居住类价格上涨5.7%。
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的房价走势图如下,
“房价涨了,租金也跟着涨,住宿成本提高,比如,八九十平的两室一厅的房子,之前租金每个月2000多,现在涨到5000多了。”滨江区新正教育创始人仝伟伟分析道,“这样一来,愿意留在杭州的年轻人会减少,我们的招聘就更难了。”
而且,据孙立明介绍,他的机构自成立至今,基本上没有过市场行为,人数一直很难突破200人左右的瓶颈,上升乏力。
G20之后,杭州经济在全国排名也靠前了很多。相应的政策执行也偏严格一些。
也是由于这些政策的影响,让年前刚拿下、装修好校区的王老师左右为难:“按照新规,我们现在这个300平的校区显然不合规,是继续扩大还是放弃这个点也是左右为难。”
但,办法总比问题多,就像采访结束王老师说的那样:“本着对学生和家长负责,还是必须把机构办下去,并且做大,做正规,不能放弃。”
在杭州,尽管人口不断涌入、外来大机构发展很好,但是本土中小机构们通过走差异化的路,丝毫没有示弱。
虽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杭州精神赋予他们的创新和包容,依然能帮让他们重拾信心、办好机构,**难能可贵的是,还能把日子过得舒坦。
如果把杭州的教培市场比喻成西湖,外来大机构是远处刮来的一阵阵风,本土机构是湖边的植物,那么,纵使风荡起层层波澜,湖边的植物依旧能受到西湖的哺育和庇护。
这种幸福感,唯独天堂有。
沈霞幂
谢邀,我是杭州人,今年正准备买房,“配不配”说的就太过了,只有目前能力够不够的说法,而且题主也还年轻,刚毕业就7000,年收入10万+,如果所处行业较好,个人足够努力,未来还是非常有希望的。 目前新的落户政策已出,**低放宽至大专学历+1个月社保,你应该很快就能落户。
杭州目前房价**高、也**为人诟病的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西湖区、上城区及滨江,基本均价在4-5万左右,这些地方比较吃力,因为是杭州**为核心的区域,我作为家境一般的本地人,现在也不是很有信心能拿下,从你的描述来看能家里能支持50-100万,首付和月供很吃力,不建议选择这些地方。
新房:目前杭州市购买新房实行摇号制度,不一定能买上,且随着19年新盘拿地价格越来越高,摇号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
次新房:目前稍远的余杭区(良渚地铁站)、江干丁桥(未来地铁)、九堡、乔司仍有不少总价200-250左右的次新房,首付应该在你的承受范围内。
老破小:如另一位答主所说,主城区还有许多2000年前后的老破小,面积五六十方,200-300万不等,房子比较破但是配套相对成熟,有生活气息。
综上所述,我认为你在杭州买房不是不可能,因为买房可以选择新房,也可以选择次新房,甚至**后是老破小,都算是住的地方,这个问题重要,但不应该成为你是否留下的**考虑。更重要的是思考下杭州是否能满足你未来行业发展方向以及你对自己未来发展空间,祝你早日定居杭州。
范倪袍
杭州万科良渚文化村再遭全体业主维权!!!万科无良虚假宣传!
良渚申遗,大美良渚政策,市政配套升级,公园变菜地的城市逆流行为!是良渚街道对国家战略、杭州市委政策的重要阻碍!
万科虚假营销,是对中国四大特色小镇标杆作品的重要亵渎,南区发展的重要逆流!严重的自我摧毁品牌行为。对面向全国游客的良渚文化村南区重要核心区吸引物—矿坑公园的彻底破坏!
在余杭区良渚街道的 万科·七贤郡东西区,锦云坊,缦云坊,竹径云山。共有6000户业主,近3万名家人
你随便拉一个问:当年为什么买这里?有90%以上都会说,这里有个矿坑公园,孩子有撒欢的场地,老人有遛弯的地方!
10万方矿坑公园,100亩浪漫花海,花海住品(现在网上还有相关广告,业主手里还有当时的宣传册、照片等,可随时提供查证)有多少人是为了这个,才把家安在并不算便宜的这里。
万科 “城市配套服务商”的战略转型,也是要将完好的公园配套,粗暴毁坏吗?
卸磨杀驴,坑骗业主,这难道就是万科活下去的方式?!
政府都在说服务应该公开透明,近段时间小区内部道路,每天工程车往返;公园绿地里挖掘机拉土机、轰轰隆隆施工。几千户业主没有一个确切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要对绿地做什么变化?到底未来怎么规划?谁牵头对此事负责?
现在就看到草坪被铲,花海被拆,果园被挖,数万业主**的休闲地被剥夺。在业主各方投诉下,万科将责任推脱给政府、街道。社交平台发帖如石沉大海,在万科的万般无赖之下,业主只能通过电视台、朋友圈、19lou、这些公共的平台来维权,让更多人知道现如今的万科是怎么样的做派!
熊蛱棕
累。
很累。
我17年毕业,在武汉上的大学,一毕业就来杭州了,已经杭漂快三年了吧……
刚毕业那会儿,进了一家中小型创业公司,工资试用5000,转正6000,不包吃 也不包住,三个月的试用期,那会儿公司只给五险没有一金。
刚来杭州,我在杭州没有一个亲戚,也没有一个认识的同学和朋友。
也算是完全独立的杭漂了吧。
刚进公司那几个月,每个月工资拿到手总是只有4000多一点,扣税扣走了一部分,当时公司在良渚永旺附近,就住在公司合作的公寓房,一个月租金1350,物业60,商水商电,夏天整夜开空调一个月电费就200上下。
一个月差不多住房上的开销1600,虽说进入社会了,要买身得体体面的衣服,可实际上当时完全不敢去永旺店里买衣服,只能守着一件裙子300的预算去淘宝搜……
偶尔跟同事出去附近的永旺下馆子,是当时**的社交。
来杭州大半年,从没进过城(这里指西湖风景区龙翔桥凤起路那一块儿)
一是手上真的没什么钱。
二是出门一趟,挺累的。
夏天嫌热,走去公交车站也要走上个10分钟1.5公里,冬天又怕冷,杭州是典型的南方湿冷天气。
三是孤单,我那时也是真的没什么朋友,就自己一人,同事中大家要么是成了家的新杭州人一下班就回家陪老公孩子,要么是住在其他区离得远的年轻小伙伴,还不一定是关系处的好的一些人……
后来索性就不爱出门了,比起上大学住学校时变宅了许多,不过因为工作之外的社交几乎没有,花钱的地方也少了不少。
2017年那会儿,杭州地铁2号线还没通到永旺梦乐城那儿去,去哪儿都要从永旺严村里南站坐一两个钟的公交车,索性周六周日要么宅家刷剧,要么去公司加班了。
现在好很多了,上回和室友去永旺梦乐城逛日式家居店吃烤鱼的时候,发现地铁已经通到那里了,挺好的。以后再想去永旺玩耍方便许多。
现在回过头来看,刚毕业那年真的是段非常节流的生活经历了。
不过也算充实。
一个月4000多,勉强够着基本的生活开销。
夏天的时候,早上8.30上班,晚上却不是5.30下班,经常9点半下班,回家后还要继续隐形加班到深夜。
当时在余杭区点一份超过15块的外卖,都瑟瑟发抖……当时美团外卖还没开通会员优惠活动。
长期的熬夜加班,身体上的疲惫,加上工作上的压力,经常累到哭。
记得有一次12月的冬天,还是个下雪天,工作上替同事背了锅受了大委屈,加班到凌晨,身边也没有陪伴的人,真的感觉自己一个人在杭州要撑不下去了。
冷到不停跺着脚等滴滴师傅,在上车的刹那,司机操着一口可爱的东北腔问我:小姑娘,挺冷的吧,鼻头都冻红了,我给你开暖气吹一吹。
顿时眼泪水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一年以后,还呆在那家创业公司,终于在哼哧加班了一年多后,加了2000的薪,这会儿工资终于从6000涨到了8000块,还是只有五险没有一金。
不过当时也真的并没有在意这些,毕竟当时觉得不管过几年应该也买不起杭州的房子吧……
但是现在完全不这样想了,就在19年夏天,还关注起杭州不同地段的房价,萌芽了在杭州扎根的想法。
在一个城市呆得久了,就容易忘记家的味道。
以前在武汉,早饭都是热干面配杯蛋酒,或者面窝窝,配豆浆。
现在的早饭,变成了杭州小笼,自己的生活方式已经完全被杭州本地的吃食改变了,杭州或许已经默默成了我的第二个故乡。
现在周末、节假日时,经常会约朋友一起到美食街逛一逛,在同事们的开发下,我也爱上了杭州的味道。
以前总有和这个城市格格不入的感觉,现在吃着这些杭州美食,忽然觉得自己和这个城市慢慢有了交融和默契。
在杭州我曾住过一个回迁小区的低楼层,那时我指着旁边那一排新建的高楼,信心满满地跟我当时的室友说:相信吗?我下一次搬家,一定会住进这样的房子里。
半年后,我做到了。
到现在,正职加上兼职的各种收入,老是哼哧哼哧地熬夜码稿,慢慢也攒了点小钱,也算是不容易……
杭漂以来,我搬过很多次家,从回迁房到隔断间,从自如小次卧到独卫阳台单间……
可以说,租房生活即是我近几年的成长轨迹。
两年,四次,挺漫长的一条路。
这条路的终点,我也不知道会在哪里。
不过**笃定的是,不管在哪里,我都会时刻警醒自己:一边抬头望星,一边低头赶路,还是要坚持下去。
不自觉一下写了这么多,直接收尾吧。
杭州,一个发展中的城市,感觉未来几年很有可能跻身进准一线,也是一座很温暖的城市。
图片摄于2020年1月7日
有山有水有江有湖,包容性很大、气候很舒服,年轻人很多,马路文化素质也高。
移动支付码刷得很遛,来杭两年多就没怎么用到过现金,毕业那年带过来的现金,现在可能都还躺在钱包的夹层里……
我真心希望在杭州的外地小伙伴们,一切顺利,创业顺利 工作顺利 生活顺利,越来越好越来越好。
对杭州而言,我们是外地人。
但没关系,每一束微光,都有着分量。
我也相信,杭州未来也会因为我们这些小透明的一份力而变得更美好更闪亮✨。
毕业后一直在杭州过的跨年
(这张是去年跨年夜,在杭州的城市阳台跨年时拍的照片)
18——19跨年夜在杭州的国大
这是17-18的跨年夜。
拍这张照片时是2020年12月中下旬,今年我依旧还呆在杭州。
(这张,是去年夏天,在钱塘江看夕阳余晖时拍的)
(这是之前要搬家时找房子,看房子看到夜幕降临时,回家时候去地铁站路上拍的)
不要难过,要一起加油哇。
都会变好的!
20岁的梦想是毕业两年内,要成为一个主编,后来居然真的做到了,而且还提前做到了。毕业那年心里也暗自立过一个小目标:毕业5年内,要用自己的钱,买一套只属于自己的小房子。无论大小都好。
包括**近这两年每年过生日的愿望 ,都有一个是买房(我也真的是非常爱财了hhhh)
准备到时候真正在杭州买得起房了,再回来给自己留个言嘿嘿,我还算是那种比较傻乐观的人吧O(∩_∩)O~
如果你和我一样 也是外地人在杭州,欢迎和我交流杭漂经验,互相打气 @会飞的小翅膀
新闻系出身,在知名媒体当过小记者,在知名互联网大厂干过运营,现在是个资深杭漂。
拥有25年母体外生存经验
22年交友经验
20年阅读经验
18年自学经验
15年中文写作及比稿经验
6年PS经验
1年王者经验
独自一人去2000公里外旅行一周经验
12年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经验
15年学英语经验
7年抢火车票经验
5年阅读日本悬疑小说经验
7年恋爱经验
20年看广告经验
4年学新闻经验
2年做自媒体经验
丰富的装逼经验
加班经验
获奖经验
擅长吐槽经验
安然自若的经验
忽悠人的经验
呵呵一笑泯恩仇的经验
我是会飞的小翅膀
今年25周岁
土生土长南方人
长相还可以,可参考小时代林萧。
活了25年,三分之一时间在睡觉,三分之二在失眠。
鲁咦强
招聘基本条件:
应聘岗位
初中科学教师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
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舞蹈教师
应聘流程
报名、提交资料
2019.08.16——2019.08.18
1.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下载报名表,填写相关信息。
2.将报名表及个人相关资料打包成压缩文件,统一用“应聘岗位+姓名”形式命名 ,发送邮件至学校邮箱:lzsyxx0512@163.com。
3.资料包括:报名表、简历、身份证、户口簿、学历学位证书、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书、荣誉证书等相关资料的照片或复印件。
面试
2018.8.21
由良渚实验学校考核小组对面试者进行资格审查与面试考核(电话通知)
签约录用
学校与应聘教师进行签约
应聘截止日期:2019年8月18日
联 系 人:邱老师
联系电话:0571-88762295
学校邮箱:lzsyxx0512@163.com
工资待遇按良渚街道相关文件执行,具体事宜面谈。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实验学校
将与你共同定制成长方案
为你提供和谐温馨的人文环境
为你的教育梦想插上翅膀
余砍
2021年1月5日,杭州*宣了新的限牌和限行政策。
12月24日上午更新一下,听说*宣对某集团立案调查了吧?那么会加速分区进程,还是导致搁浅呢?
12月15日更新一下,市里开会了,展望十四五,说了很多,看看可以怎么解读吧。
https://mp.weixin.qq.com/s/oXaTxuY20mS_zb3hHeXOcQ
11月13日上午看到了相关内容的**新照片,据说已经通过要实施了,机遇和挑战并存,祝福杭州!
补一张刚看到的图,这下各区的大小合理多了。
自认为对“大余杭”有了一丢丢了解,那就稍微说一下自己的见解。
在中介机构的朋友们,对这次流出的疑似文件照片讳莫如深,似乎也从侧面印证了以此方案上报的真实性,耐心等*宣。
一分为二(或三)的说法由来已久,*方只会比民间研究的更加深入。
(《余杭分区规划(2017-2020年)》结合新时期区域城市収展新环境以及市、区“十三五”収展总体思路,细化落实《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6年修订),在全区长远収展战略指导下,聚焦近期行劢计划制定,确保区域収展战略的实施落地,幵为新版杭州总规编制提出建议。)
余杭区真的太大了,**直观的感受是几个区域之间的路途遥远,中间甚至隔着4个行政区,那种心理距离上的远我深有感触啊,当然,这次那些迷你的小行政区,也可能会合并。其次就是资源的不足和不均,感受比较明显的是学校和医院,临平有先发优势,未来科技城则是未来可期,一切都是崭新的,顶尖的。
以现有的信息,新“余杭区”应该会包括未来科技城、良渚文化城和大径山生态区,可以说要啥有啥了,不缺土地不缺人,当然也不缺钱,同样不缺政策,是省市领导的心头肉,将来就是没有海的低配版深圳嘛!
优势:有目共睹,无需多言。
挑战:上个月还可以说互联网**赚钱(某蚂蚁),这个月是不是可以说有点水中花,镜中月了呢?
当然,身在杭州肯定是希望新余杭区越好越好的,相信一定可以的。
“临平区”我早先我就存过一张相关图片,只是忘了当时文字配的什么,看着就有“小而美”内味儿,之前被诟病吸血,届时分拆后也少了很多责任,不用一味跪舔,不用操心能不能再把良渚文化发扬光大,不用惦记六七十公里外的山沟沟了……
优势:自成一统,融杭接沪,宜居宜业。
挑战:变成主城区的边角料,对自身的话语权降低,未来的上限很有限。
总之,我很期待,身处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不随之改变肯定不行的,不知月初上市未果是否加速了分区的进程,一起拥护支持,随之调整自己就对了。
相关搜索:
全站最新发布
本栏最新